您好,欢迎访问【城乡便民网】 |注册 下载手机客户端

商丘

更换城市
会员卡
购物车0
首页>> 自媒体频道>> 娱乐谈资>> 家长里短>> 出现汉字石碑,我国专家破译后,内容引发网友热议7万多平方公里国土被朝廷遗忘

热门资讯

出现汉字石碑,我国专家破译后,内容引发网友热议7万多平方公里国土被朝廷遗忘

查看:304作者:快资讯   2021-06-25 23:34

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有着流传千年的华夏文化,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,国土面积也不断的在改变。现在的我国在国际地位上话语权越来越多,在很多地方也能够看到中华文化的身影。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都属于中国,费雅喀人就属于野人女真部的一支

库页岛上就出现了一个石碑,这个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汉字。俄罗斯人是对汉字一窍不通的,为了解开这块石碑的秘密,他们也找到了我国的专家,希望可以得到答案。别看库页岛现在是俄罗斯的领土,其实在我国历史上,在晋代就已经有了对库页岛的记载,此后各个朝代也都有所统治。只不过到了后来,由于清政府的腐朽,库页岛渐渐脱离了我国的统治,最终落到了沙皇的手中,从此之后库页岛便再也没有回归我国了。


大图模式



刻有汉字的石碑? 自从沙皇控制了库页岛之后,他们便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,那就是抹去中国人民生存的痕迹,此后这座岛屿又到了日本手中,虽然最终被苏联控制,但是也不能改变它曾经属于中国。虽然我国人民生活的痕迹都被抹去了。在上个世纪90年代,有人曾经在库页岛上发现了一个石碑,这个石碑上竟然还刻着汉字。为了解开这个石碑的秘密,俄罗斯也找到了我国专家,当我国专家看到这块石碑后,感到非常讽刺,原来在这座石碑上,所留下的文字竟然是一副对联。


大图模式


专家破译后的内容? 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,“七旬天子古六帝,五代孙曾予一人”。这出自我国的乾隆皇帝之手,当他写完这幅对联之后,还把这幅对联刻在了石碑上,送到了边疆地区。他认为那个时代是最好的时代,但如今的我们都知道,从那之后清朝正慢慢的走向衰落,当时我国的科学家在鉴定完这个石碑之后,引起了网友的热议。


大图模式

通过各种出土的文物,我们也能更好的认识那些时代,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争议的。我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大国,屹立于东方之巅,除了先辈们的努力,也少不了后代人们的兢兢业业,所以任何时刻我们都要保持敬畏胸怀感恩之心,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呢?


如果从封建社会来看我们的祖先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,只不过那个时候思想比较愚昧,他们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,因此才慢慢的脱离了世界舞台,谁能想到那个时候雄心壮志所写下的对联,竟然成为了外国的领域。



大图模式

一些俄国人打着探险队的旗号,越过西伯利亚荒原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。东北地广人稀,清政府在这里几乎没有布置兵力,俄国人发现一块无人之地就会占为己有。要是那块土地上有人反抗,他们便仗着先进火器发动进攻,强迫当地居民承认沙俄的统治。 靠着这种卑劣的手段,俄国人侵占了整个西伯利亚和外东北,等清政府反应过来的时候,俄国人已经快跨入东北了。1689年,康熙帝派索额图和沙俄签订了《尼布楚条约》。


大图模式

这份条约上清清楚楚地写明,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都属于中国。沙俄却没把条约当真,他们一直想侵占整个东北,只不过最好的时机还没到来。 清政府痛定思痛,也不管什么老祖宗的龙脉了,赶紧开放东北管制,允许汉族和其他民族开垦经营,迁居东北,人才是最好的防线,真要是没人住,用什么来打沙俄?


大图模式

其实,东北那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人,还有一部分原住民,他们是抵抗俄国侵略的主力军,只可惜人数太少,所以并不占优势,费雅喀人就是其中的一支。他们属于蒙古人种,身材矮小健壮,他们擅长捕鱼和打猎,生活方式非常原始,不太与其他民族的人交往。 根据乾隆年间的记录,当时居住在东北的费雅喀人约有2250户,1万人左右,其中,有146户生活在库页岛上,费雅喀人是库页岛上为数不多的原住民,世代居住于此。


大图模式

满清对于东北的原住少数民族疏于管理,费雅喀人除了承认清政府的统治地位,定期进贡些皮毛、山货外,一直是天不收地不管的状态,日子过得挺自在。

《尼布楚条约》签订后,康熙帝亡羊补牢,设立三姓副都统衙门,将库页岛和黑龙江出海口的一片区域全部纳入管辖,还把库页岛上的居民编户造册。


大图模式

18世纪后,沙俄把魔爪伸向库页岛,侵入费雅喀人的村落。面对侵略者,费雅喀人与其展开激烈斗争,虽然只有弓箭和尖刀,但是他们却丝毫不畏惧沙俄人的火枪。 费雅喀人利用熟悉的雪地和森林,将俄国人耍得团团转。最早的一批沙俄侵略军在雪原中迷了路,找不到食物,差点活活饿死。只好退出费雅喀人的地盘,等待更多援军到达后,再发动进攻。 费雅喀人曾经向清政府求援,但清政府的主要精力都在统治中原,对俄国人在东北地区的进犯有心无力,根本不愿由派兵增援。费雅喀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与侵略者斗争。



会员打赏列表

精品文章推荐

文章回复

上传更多图片
copyright 2013-2113 www.cxbmw.site All Rights Reserved 【城乡便民网】版权所有 - 晋ICP备19010468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