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3148作者:灵刻文史 2023-05-23 14:11
2001年,美国的《华尔街日报》刊登了一个《纵横一千年》的专辑,并且统计了中世纪以来最为富有的50个人,其中5个中国人上榜,包括了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,明朝宦官刘瑾,清代大臣和珅以及民国的宋子文,以上的这几个人,都是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人,而一名叫做伍秉鉴的男子,却有些显得低调。
不过你千万不要小看他,他是几人当中,唯一凭借商人身份强势挤入榜单的人,伍秉鉴还有一个身份,那就是清朝时期最后的世界首富,我们要想了解伍秉鉴的人生,还得从清朝的近代史说起。
清朝初期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,以杜绝和郑氏的来往,不过随着政权的稳定,清政府还是保留了广州的通商口岸,这里也就成为了中国和国外唯一的贸易通道,1686年春,广州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,宣布凡是“身家殷实”之人,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能够作为“官商”包揽对外的贸易。
最终广州政府招募了13家当地有名的行商,制定他们和越来越多来华贸易的商人进行交易,这就是著名的广州十三行,在此后的100年,十三行为清政府提供了40%的关税收入。而伍秉鉴伍家所持有的怡和行,也是其中之一。1801年,伍秉鉴从父亲伍国宗手上接过了商行的生意,从此开启了他商业帝国之路。
伍秉鉴有着商人的精明,他的眼光十分的开放,他上位之后,大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投资铁路、证券交易之,甚至涉及到了保险业务的生意,这些为怡和行带来了巨大的利润,而无殡葬十分善于做人,当时一个美国波士顿商人和伍秉鉴做茶叶生意,却因为经营不善而欠下7.2万银元,他也无法回到美国,而伍秉鉴知道这件事情,没有为难这个商人,而是叫人将借据拿出来,对着波士顿商人说:“你是我的第一号‘老友’,你是一个最诚实的人,只不过不走运。”说完,他就把借据撕个粉碎,并向对方表示他们之间的账目已经结清。
为此美国人感动的一塌糊涂,而伍秉鉴豪爽、守信的名声也在洋人中传播开来,不少人纷纷找他来做生意,怡和行很快成为了十三行中的领头人,之后,伍秉鉴更是积累起来了巨大的身家,根据1834年伍家自己估计,他们的财产达到了2600万银元(如今50亿人民币),这笔银子是当年清朝税收的一半(4500万),而美国的首富在当时,也不过600万银元的身价,伍秉鉴更是超过其4倍,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首富,富可敌国。
就连洋人也来找他借钱,当时的东印度公司,有时候资金周转困难,运转不灵,就会求助于伍秉鉴,以至于多年过后,伍秉鉴也成为了东印度公司的“银行家”和最大的债权人。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虽然伍秉鉴的生意,都是正经的买卖,不参与鸦片的浑水,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,和洋人关系很密切的他还是被拉扯了进来,伍秉鉴多次遭到清政府的调查和刁难,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,伍秉鉴心里也很明白。
他多次交出巨额的财富消灾,1841年,清军和英国人签订《广州合约》,清朝赔偿国外600万的巨款,伍秉鉴主动承担了110万,而在1842年鸦片战争彻底失败后,伍秉鉴又被清廷下令勒缴100万元,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,十三行最终没落,伍秉鉴家的生意也受到了打击,在1843年,心力憔悴的伍秉鉴最终去世,而他,也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个世界首富,中国艰苦近代史的历程,刚刚开始。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